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₂)红外气体分析器是一种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的气体检测设备,能够高精度测量环境中CO和CO₂的浓度。该设备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635-201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规程》,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法律效力。其核心原理是利用CO和CO₂分子在特定红外波长下的选择性吸收特性,通过检测光强衰减程度反演气体浓度,具有抗干扰强、寿命长、无需频繁校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环境监测及科研领域。
符合JJG 635-2011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规程是工业安全与环保监测的关键设备,其基于NDIR技术的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兼具高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通过国标认证的设备在示值误差、重复性等核心指标上严格达标,适用于法规要求严苛的场景(如碳排放交易数据采集)。
JJG 635-2011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规程核心技术要点
一、功能1.双气体同步检测:可同时或独立测量CO和CO₂浓度,支持多组分分析。 2.实时显示与报警:数字屏幕显示实时浓度值,超阈值时触发声光报警(阈值可自定义)。 3.数据存储与传输:内置存储芯片记录历史数据,支持USB、RS-232或无线传输至计算机或云端平台。 4.自动温度/压力补偿:内置传感器校正环境温湿度及气压变化,提升测量稳定性。 5.自诊断与校准:具备传感器健康状态自检功能,支持手动或自动标定(需标准气体)。
二、作用1.安全保障:监测封闭空间(如矿井、隧道)中CO浓度,预防中毒事故(CO安全限值≤30 ppm)。 2.环保监管:检测工业废气中CO₂排放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及环保合规。 3.过程控制:优化燃烧效率(如锅炉、窑炉),通过CO/CO₂比值调整燃料与空气配比。 4.科研辅助:用于大气化学研究、室内空气质量评估等科学实验。
三、用途1.工业领域:石化、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废气监测与燃烧控制。 2.环境监测:城市空气质量站点、温室气体排放源的CO₂实时监控。 3.地下作业:煤矿、地铁隧道等密闭空间的CO安全预警。 4.建筑与 HVAC:楼宇通风系统调控,确保室内CO₂浓度≤1000 ppm(ASHRAE标准)。
四、关键参数(依据JJG 635-2011)参数项 | 典型指标 |
---|
测量范围 | CO:0-500/2000 ppm;CO₂:0-5000 ppm/20% | 分辨率 | CO:1 ppm;CO₂:1 ppm 或 0.01% | 示值误差 | ≤±2% FS(符合国标最大允许误差) | 重复性 | ≤1% FS(连续测量一致性) | 响应时间 | ≤15秒(T90,快速响应型可达5秒) | 零点漂移 | ≤±1% FS/24h(稳定性要求) | 工作环境 | -10℃~45℃;湿度≤85% RH(非凝露) | 电源 | 交流220V或直流24V,备用电池可选 | 输出接口 | 4-20 mA、Modbus、WiFi/蓝牙(可选) |
五、特点1.高精度与选择性:NDIR技术避免交叉气体干扰(如CH₄、H₂O影响极小)。 2.长寿命传感器:无化学消耗部件,使用寿命可达5-10年(电化学传感器通常2-3年)。 3.宽量程适配:通过光路调节或软件算法支持ppm至百分比级浓度测量。 4.防爆与防护设计:Ex d IIB T4防爆认证,IP65防护等级,适应恶劣工业环境。 5.智能化扩展:兼容物联网平台,支持远程监控与大数据分析(部分高级别型号)。 

|